健美操教学大纲


作者:编辑:来源:关键字: 发布时间:2008-11-24 点击量:992

健美操教学大纲

前言

    健美操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而引进的一个运动项目。它是以徒手操为基础,吸取了现代化舞、迪斯科和爵士舞的动作精华,并配奏现代音乐,所以动作非常有力、干净、有节奏感,是一项集音乐、舞蹈、体操于一身,能有效地活动身体各部位、关节、舒展全身肌肉,增进血液循环和呼吸系统的功能,又不需要太多客观条件就能进行的一项健美运动。

目前健美操已逐步成为高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之一,它作为独立的专项课目,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能了解健美操及掌握这一有效而易于开展的体育锻炼的方法。

  一、教学任务与要求

   (一)教学任务

    1、促进身体正常发展,发展身体的柔韧、协调等基本素质,增进健康,增强体质。

    2、协调发展人体各部位的肌肉群,塑造美的形体。

    3、培养正确的身体姿态,审美观念,良好的风度性格和品德,陶冶美的情操。

   (二)教学要求

    1、专项理论

    了解健美操的概念、起源、特点、基本规则。

    2、专项技术

    第2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一.二级   

    二、教材内容

   (一)理论部分

    1、健美操的概述

    2、健美操的创编及裁判

   (二)专项要求

    1、基本练习

        1)、素质练习

        臂.肩.腰.腿部力量练习

        腹直肌练习

        劈叉练习

        肩部胸部柔韧练习

        踢腿.压肩胸练习

         2)、基本动作练习

        头颈部动作练习:屈转.绕环.伸.顶。

        肩部动作练习:提(沉)肩.含肩.绕肩.振肩。

        上肢动作练习:提动.推.屈伸.交叉绕及绕环。

        下肢动作练习:立踵.蹲.弓步.交叉步.滚动步.登山步。

        跑步跳动练习:分并腿跳.钟摆跳.移重心跳.交换腿跳.前踢.后踢腿跳。

        地面动作练习:前.侧.后大踢腿。

        把杆动作练习:擦地.小踢腿。

2、健身健美操成套动作

第2套全国健美操大众锻炼标准一.二级

    三、考核项目与评分标准

   (一)考核项目

   专项技术;健身健美操大众二级

   (二)评分标准

   (1)动作准确,优美与音乐配合协调          9--10分

   (2)动作准确,连贯与音乐配合协调          8--8.9分

   (3)动作基本准确,稍有停顿与音乐基本符合   7--7.9

   (4)独立完成全套动作,主要动作基本正确     6--6.9

   (5)不能独立完成全套动作                   6分以下

   四、教学时数分配与进度安排

 时数分配

序号

内   容

时    数

百分比

备    注

1

专项理论

1

7%

  

2

专项技术

13

93%

专项素质放在每节课最后部分

3

总课时

14

100%

  

 进度安排

课   次

教   学   内   容

任        务

1

2

1.健美操运动的保健作用

2.健美操技术特点

3.健美操的起源及发展趋势

4.  站立姿态、头部、肩部、基本动作

5.  健身健美操准备部分与头部练习

6.大众一级整套动作学习

1.了解健美操的保健作用

2.了解健美操的技术特点

3.培养学生对健美操的兴趣

4.初步掌握操的基本练习

5.基本掌握大众一级整套动作

 

3

4

1.  站立姿态、头部、肩部、基本动作

2.  健身健美操准备部分与头部练习

3.大众一级整套动作学习

1.初步掌握操的基本练习

2.基本掌握大众一级整套动作

5

6

1.健身操基本部分和胸肩

   练习

2. 大众二级整套动作学习

3.专项素质:腹肌

1.改步动作

2.学习新内容

3.  发展身体素质 

7

8

1.健身操与髋练习

2.大众二级整套动作学习

1.学习新内容

2.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

9

10

1.健身操腿部练习与整理

   基部

2.大众二级整套动作学习

3.专项素质:提高

1.学习新内容

2.较熟练掌握

3.发展身体素质

11

12

1.健身操整套练习

2.素质

3. 大众二级整套动作学习

1.进一步提高动作质量

2.音乐与动作协调配合

13

14

1.考核专项技术

1.检查教学质量

2.提高学生对健身运动认识

  主要参考文献

汪风雄等编写委员会 《体育教程》 2003年7月 四川大学出版社

学院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肖坝路222号
邮政编码:614000
版权所有: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
技术支持:信息化中心
蜀ICP备05005318号    川公网安备51110202000072号